当前访问: 人才队伍

张万春

张万春,民革党员,推广硕士,研究员,陕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汉中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汉中市311人才、农业农村部丰收计划个人贡献奖获得者等。主要从事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参与省市科研项目60余项,获得部省市科技成果奖励27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专著4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

陈进

陈进,男,研究员,汉中市“人才池”特聘专家,汉中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驻村扶贫优秀共产党员”。长期从事马铃薯蔬菜等经济作物新品种引育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部省市重点农业科研项目20余项,获陕西省农技推广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汉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授权专利6项,选育新品种2个,编写出版马铃薯专著3部,发表科技论文32篇;引进筛选推广蔬菜、马铃薯新品种30余个;注重产业高效生产与经营模式研究,创新集成推广马铃薯、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9项,研究集成推广的“三个六、两增三控”陕南早熟大棚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马铃薯-优特水稻、马铃薯-蔬菜等“万元千斤粮”高效栽培模式,成为汉中平坝蔬菜产区和马铃薯种植户新的增收亮点。

席彦军

席彦军,中共党员,正高级农艺师职称。汉中市科技拔尖人才,入选汉中市第五批优秀科技人才。主要从事陕南茶树种质资源利用研究、茶树品种引进筛选、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以及汉中柑橘、大樱桃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先后引进茶叶新品种75个,收集陕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材料480多份,引进桃、大樱桃等果树新品种10多个。分别在《湖南农业科学》、《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学通报》、《西北农业学报》、《分子植物育种》、《西北林学院学报》、《茶叶科学》、《中国茶叶》、《茶叶通讯》、《茶叶》、《陕西农业科学》等刊物发表科技论文19篇。获得专利3项、参与编制地方标准2项,主持完成20余项省市重点课题项目,获得省级成果二、三等奖6项,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10余项。

张成兵

张成兵,九三学社社员,农学学士,正高级农艺师。从事油菜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优良品种示范推广、科技管理等工作。主持、参与完成“国审油菜汉油8号的繁育与示范”等10余项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厅重点项目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3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成果获省农技推广奖、3项成果获汉中市科学技术奖;参与选育审定(登记)“汉油1428”等6个油菜品种,并已全部转化;参加《陕西甘薯》等专著编写;在《陕西农业科学》等期刊发表等科技论文21篇,参与申报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

张先平

张先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推广研究员。曾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汉中市突贡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9项。主要从事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小麦新品种选育推广等工作。2009年始被聘为陕西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015年兼任汉中市植保学会副理事长。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科研项目20余个,获国家及省、市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级成果1项、省级成果6项、市级成果9项。作为编委参编《水稻》、《小麦》等专著4部;在《植物保护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编印培训教材、科普教材等10余册;主持审定小麦品种4个;参编省市《陕南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生产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4项;申请专利2项。

张建平

张建平,中共党员,农学学士,正高级农艺师,汉中市人才池中药材专家。主要从事苗木花卉、中药材技术的试验示范等工作。先后参与省级项目重点8项。获陕西省科学进步奖2项,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1项。参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35篇,申请专利13个,完成地方标准9项。

高媛

高媛,中共党员,农学硕士,正高级农艺师,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汉中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陕西省标准委员会入库专家、陕西省第七届农学会副会长、第三届第四届汉中市青联副主席、汉中市第八届农学会理事长、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第五批汉中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汉中市311人才、汉中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主要从蔬菜、食用菌、魔芋等作物的新品种引进示范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以及科技项目、人才管理等工作。先后参与省级项目重点20余项,主持8项。主持和参与获得2015—2018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农推奖一等奖等省市级科技成果13项;主持和参与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3个;主持和参与编写省市地方标准7项;参与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参编专著2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

周子凡

周子凡,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陕西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市三一一人才。长期从事水稻、油菜、马铃薯、玉米、小麦等粮油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等工作,先后主持“油粮作物单产提升”等项目10余项,参与“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等部、省、市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20余项;获省、市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论文18篇。

赵芬

赵芬,大学本科,农学学士,高级农艺师,陕西省豆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汉中市“311”人才。主要从事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先后参与实施部省市级重点农业科技项目40余项,大力推广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获农业部丰收计划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5项、市科学技术奖2项。获部省市级工作奖励18项。参编书籍2本,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负责制定汉中市地方标准2项,参与制定汉中市地方标准5项。

史莉娜

史莉娜,高级农艺师,汉中市“三八红旗手”、 “三一一”工程人才、汉中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从事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实用高产栽培技术普及推广等工作。先后参与实施部省级粮油高产创建、油菜农机农艺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等重大农业科技项目20余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项,陕西省科学进步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5项,获参编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个。

共65条记录1 2 3 4 5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