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农技推广
玉米秸秆还田主要配套技术
发布日期:2022-04-15 14:29:21 来源:农田建设与生态环保站 陈浩 点击次数:0

   玉米秸秆还田,作为培肥地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近年来已逐步被农民朋友所接受。与传统的耕作方法相比,秸秆还田省去了玉米掰穗、割杆、运穗、转秸秆、除根、耕地及播种等工序。玉米秸秆还田的好处颇多:增加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田周围环境。

图片 1

   玉米秸秆还田掌握以下几项配套措施,控制好关键指标,可有利于玉米秸秆的充分利用

   1、保证秸秆粉碎质量,掌握还田数量 

   调试好机械,玉米秸秆粉碎长度掌握在3-5cm为宜,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出苗和生长。秸秆还田并非还田越多越好,还田数量要根据水源和耕作条件来决定,原则上应保证当年还田秸秆充分腐烂,不能影响下茬耕作质量。秸秆的还田量一般标准是每亩400-500kg为宜,过多会为害下茬作物根系生长。

   2、尽早翻耕或旋耕,播后必须镇压

   机械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被均匀撒在田地之中,此时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深度一般要求20-30cm,最好是边收边耕埋,达到粉碎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地面无明显粉碎秸秆堆积,以利于秸秆腐熟分解和保证后茬种子发芽出苗。

秸秆还田后播种,播量应在正常基础上适当增加0.5~2㎏,播种后一定要镇压,尤其是旋耕大田。最好随播种随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保证充足的基本苗。

   3、增施氮肥,谨防碳氮比失调

   玉米秸秆碳氮比为80∶1至100∶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至30∶1。秸秆还田后基肥要增施氮肥,选用氮含量稍高一点的复合肥做底肥;也可在后茬正常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尿素5~7.5公斤,以满足作物及微生物对养分的需求,并加快秸秆分解腐烂。

 

图片 2

   4、提高土壤墒情确保足墒还田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因为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故应及时浇水,生产上一般采取边收割边粉碎,特别是玉米秸秆,因收割时玉米秸秆水分含量较多,及时翻埋有利于腐解。

   5、清除带病秸秆,做好土壤及种子处理

   一是清除带病秸秆,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第二年夏季若种植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入农田。二是加强土壤处理。在旋耕或深翻前每亩撒施3-5kg 3%的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辛颗粒剂和2-5kg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或用48%的辛硫磷乳油500ml,用1-2kg水稀释与20-25kg细沙或细土拌匀后再与2-5kg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匀,均匀撒施地面深翻或旋耕土中,以预防和杀死土壤中的病虫菌源和虫卵,达到防控病虫害的目的。三是做好种子处理。最好选购包衣种子,或者进行药剂拌种。应先拌杀虫剂,堆闷后再拌杀菌剂,晾干后即可播种,已拌杀菌剂的种子不可久置。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区,应采用药剂土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