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农技推广
水稻缺素诊断
发布日期:2022-06-02 16:46:42 来源:水稻研究室 李小刚 点击次数:0

   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土壤里吸收多种营养元素,才能正常生长。这些营养元素即氮、磷、钾、硅、镁、钙、硫、铁、锌、锰、铜、铝和氯。水稻如果缺乏任何一种或者几种营养元素,就会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特有的病状,这种病状就叫做缺素症。

   1.缺氮发黄症

   水稻缺氮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片小,呈黄绿色,成熟提早。一般先从老叶尖端开始向下均匀黄化,逐渐由基叶延及至心叶,最后全株叶色褪淡,变为黄绿色,下部老叶枯黄。发根慢,细根和根毛发育差,黄根较多。黄泥板田或耕层浅瘦、基肥不足的稻田常发生。

QQ图片20220602165136

   2.缺磷发红症

   秧苗移栽后发红不返青,很少分蘖,或返青后出现僵苗现象;叶片细瘦且直立不披,有时叶片沿中脉稍呈卷曲折合状;叶色暗绿无光泽,严重时叶尖带紫色,远看稻苗暗绿中带灰紫色;稻株间不散开,稻丛成簇状,矮小细弱;根系短而细,新根很少;若有硫化氢中毒的并发症,则根系灰白,黑根多,白根少。

QQ图片20220602165151

   3.缺钾赤枯症

   水稻缺钾在移栽后2—3周开始显症。缺钾植株矮小,呈暗绿色,虽能发根返青,但叶片发黄呈褐色斑点,老叶尖端和叶缘发生红褐色小斑点,最后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以后每长出一片新叶,就增加一片老叶的病变,严重时全株只留下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看似火烧状。病株的主根和分根均短而细弱,整个根系呈黄褐色至暗褐色,新根很少。缺钾赤枯病主要发生在冷浸田、烂泥田和锈水田。

QQ图片20220602165154

   4.缺锌丛生状

   缺锌的稻苗,先在下叶中脉区出现褪绿黄化状,并产生红褐色斑点和不规则块,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条状,自叶尖向下变红褐色干枯,一般自下叶向上叶依次出现。病株出叶速度缓慢,新叶短而窄,叶色褪淡,尤其是基部叶脉附近褪成黄白色。重病株叶枕距离缩短或错位,明显矮化丛生,很少分蘖,田间生长参差不齐。根系老朽,呈褐色,迟熟,造成严重减产。

QQ图片20220602165147

   5.缺铁条纹失绿症

   水稻缺铁总是从幼叶开始,典型症状是叶脉间出现失绿现象,在叶片上表现出明显的叶脉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现象如下图显示:与左边不缺铁的正常叶片相比,中间叶片脉间失绿黄化,右边缺铁叶片则几乎完全白化。

QQ图片20220602165158

   6.缺锰新叶失绿症

   水稻缺锰时通常表现为叶片脉间失绿并出现杂色斑点,而叶脉仍保持绿色。如下图所示,缺锰导致水稻叶片呈黄绿相间分布,并伴有黄褐色斑点出现。

QQ图片20220602165201

   7.水稻缺钙

   缺钙水稻首先发生于植株分生组织,即根尖、顶芽等生长点部位出现缺素症,植株组织柔软,根系易腐烂死亡,幼叶卷曲且叶缘枯黄并坏死。如下图所示,与最左侧正常水稻植株相比,缺钙植株叶片上部枯死,根系发育不足,中后期易倒伏。

QQ图片20220602165204

   8.缺镁衰老症

   症状先出现在低位衰老叶片上,缺镁症大多数再生育后期发生,病叶从叶枕处成直角下垂。

   9.缺硼叶缘发黄症

   叶尖及两侧叶缘发黄,出现淡褐色斑点,早期生长受抑制,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均减少,空壳率增加,成熟期提前。

   10.缺铜枯萎症

   顶端枯萎、节间缩短,叶尖发白,叶片变窄变薄。水稻铜过量,插秧后不易成活,即使成活根也不易下扎,白根露出地表,叶片变黄,生长停滞。

   11.水稻缺硫症状

   水稻缺硫时蛋白质合成受阻导致叶片失绿黄化,其外观症状与缺氮相似,但发生部位不同:缺硫症状首先出现于幼叶,而缺氮证则先出现于老叶。与不缺硫的正常叶片相比,缺硫叶片呈均匀的淡黄色。缺硫严重时,水稻整株黄化,植株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