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逐步推广,出于扩间增光的要求,为保证玉米产量,玉米种植密度与净作相当,玉米带内玉米株距大幅缩小。为应对不良天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稳定玉米产量,在玉米播种后,科学控旺就成为重要科题。玉米控旺应遵循以下原则:“矮化株高促根长,抗倒能力定增强;三叶间苗五叶定,七叶八叶控一控;玉米叶片不会数?五光六涩很靠谱;科学选用控旺剂,矮壮三唑乙烯利;注意事项记心间,控肥不控瘦;控黑不控黄,控湿不控干。”
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株高和穗位过高或夏季雨水和大风天气是引起玉米倒伏、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因素,喷施生长调节剂控旺是防止倒伏发生、增产增收的必要管理措施。
一、玉米控旺的作用
“矮化株高促根长,抗倒能力定增强”。通过喷施控旺剂,协调玉米长势,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是保证玉米稳产和高产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大豆光照提高大豆产量的主要方法。控旺剂的调控长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矮化株高和缩短节间距离:控旺剂的使用,能够减缓玉米旺长和徒长,缩短玉米基部茎节间的距离,最多可达30~50厘米,使得茎秆增粗,穗位下移,重心降低,从而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2、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地上部生长和地下部生长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平衡,也就是地上部旺长时,地下部生长减弱,反之也是一样。通过控制玉米植株地上部的生长,能够使得玉米生根量变多,增加植株根部抓地的固定能力和吸水吸肥能力。
二、玉米控旺的最佳时间
“三叶间苗五叶定,七叶八叶控一控”。玉米控旺的关键点是控旺时间的把握,时间把握不好,不但不会增产,反而有可能造成减产。控旺过早(6叶期以前)容易造成营养生长不良;控旺过晚(超过12叶),对基部1~3节节间缩短效果不好,反而会让中部4~5节节间缩短,起不到抗倒伏的作用不说,还会使得玉米因生长不良而减产。
玉米的黄金控旺期是7~10叶期,如果采用的是机械作业,为防止过高打苗,建议在10叶期前喷施。那么如何确定玉米叶期呢?“玉米叶片不会数?五光六涩很靠谱”,其实玉米怎么数叶片,普遍的共识是我们常说的“五光六涩”,当玉米长出第6片真叶时,叶片的表面会有一层绒毛,无论是肉眼或用手去摸,都会和之前的叶片有明显的区别。
玉米最佳控旺时间是在当全田玉米苗的7叶完全展开时,所谓的叶片完全展开,指的是有叶耳形成,在叶耳没有形成之前,尽管第7片叶已经长出,但叫做第6片叶完全展开,这时候是雌穗花芽分化期,是决定穗行数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间进行除草或控旺,一旦形成药害,将会造成减产,而7片叶完全展开时,雌穗花芽分化已经完成,所以对玉米的生长是比较安全的。
三、玉米控旺药剂的选择
“科学选用控旺剂,矮壮三唑乙烯利”。由于不同的控旺剂,其作用原理并不相同,在选用时一定要科学谨慎。目前最常见的控旺剂主要有矮壮素、三唑类和乙烯利三种。
矮壮素:就和肥料的拮抗作用一样,矮壮素是赤霉素的拮抗剂。抑制玉米植株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控制营养生长和促进生殖生长的目的,缩短植株节间和促进根系发达,从而达到抗倒伏的作用。
三唑类:如多效唑、烯效唑等。其作用是在抑制内源赤霉素生物合成的同时,提高玉米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能够明显减弱玉米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滋生,矮化植株。
乙烯利:乙烯利是一种促进成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矮化植株、促进叶片和果实的成熟脱落。同时,乙烯利具有适用期长、适用浓度范围广等特点。
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如果是单一制剂,推荐使用矮壮素,如果是复配剂,推荐选用乙烯利。
四、玉米控旺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记心间,控肥不控瘦;控黑不控黄,控湿不控干”。在对玉米进行控旺时,并不是任何田块都适合使用药剂控旺。一般来说,玉米叶片肥厚、黑绿、土壤灌溉较好、氮肥施用过多,生长势偏旺的田块,适合进行控旺;而长势偏弱,肥水存在严重不足的田块则不适合喷施控旺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建议使用控旺剂,由于采取了缩小株距保证密度的农艺措施,玉米带内相对密度较大本身具有倒伏隐患,同时玉米控旺有利于改善田间光照分布,对大豆生长有利。
在使用控旺剂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浓度进行喷施,例如多效唑的施药浓度为多效唑的使用量应该选择15%多效唑50-60克左右,兑水60-100斤左右,混合均匀后喷施就可以了。
玉米控旺,掌握施药时间和用量非常关键,在使用控旺剂时,要严格按照药剂说明进行,科学合理进行控旺,药剂浓度过高会导致玉米穗粒数减少,果穗畸形等,减产严重。
上一条: 水稻缺素诊断
下一条: 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特征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