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农技推广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化学控旺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2-07-04 08:46:25 来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 赵芬 点击次数:0

   化学控旺技术是实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茬大豆”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提高技术到位率,充分发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生产中在通过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等方式控制株高的同时,要慎重规范使用化控剂,对玉米化控降高,对大豆化控防倒。具体方法如下:

   一、玉米化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由于群体密度大,增加了玉米茎秆倒伏的风险。玉米在雨水充足、施肥过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旺长。前期长势过旺致使玉米节间长、茎秆细弱,到后期极易倒伏,同时旺长前期营养消耗过多,中后期会出现营养不足,导致果穗小、灌浆不充分、秃尖,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提升。而且,玉米旺长倒伏也会直接影响大豆的生长,造成大豆减产。化控是玉米增产高产的常用技术,具有费用低、见效快、对人类副作用小的优点。

   (一)化控的作用

   玉米喷施化控剂可促进茎秆坚韧、根系发达,茎增粗,节间缩短,降低株高和穗位高,使玉米植株的重心下降,受风面积减小,增强茎秆的抗倒能力;促使玉米叶片宽大肥厚,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授粉率,减少秃尖和空株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大豆冠层透光率,减少对大豆的遮荫。

   (二)适用范围和最佳时期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风大、易倒伏的地区和水肥条件较好、生长偏旺、种植密度大、品种易倒伏、对大豆遮荫严重的田块。密度合理、生长正常地块可不化控。

   2.化控的最佳时期

   玉米7-10片展开叶期是化控的最佳时期。

   (三)常用化控药剂类型及使用方法

   1.玉米健壮素

   主要成分为2-氯乙基,一般可降低株高20-30厘米、穗位高15厘米,并促进根系生长,从而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在7-10片展开叶时,每亩用玉米健壮素30毫升兑水20千克,均匀喷于上部叶片。健壮素不能与其他农药、化肥混合施用,以防失效。

   2.金得乐

   金得乐主要成分为乙烯类激素物质,能缩短节间长度,矮化株高,增粗茎秆,降低穗位高15-20厘米,既抗倒,又减少对大豆的遮荫。一般在玉米6-8片展开叶时,每亩用金得乐30毫升兑水15-20千克喷雾,可与微酸性或中性农药、化肥同时喷施。

   3.玉黄金

   玉黄金主要成分是胺鲜酯和乙烯利,通过降低穗位高和株高而抗倒,减少对大豆的遮荫,降低玉米空秆和秃尖。在玉米6-9片展开叶时,每亩用玉黄金20毫升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尽量使用pH值为中性的河水、湖水。在整个生育期,原则上只需喷施一次,如果植株矮化不够,可在抽雄期再喷施一次,使用剂量和方法同前。

   二、大豆化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时,大豆会在不同生长时期受到玉米的荫蔽,从而影响其形态建成和产量。所以在生产上应根据大豆长势适期化控,目的是控制大豆旺长, 防止倒伏。

   (一)大豆旺长的田间表现

   大豆旺长大多发生在开花结荚阶段,密度越大,叶片之间重叠性就越高,单位叶片所接收到的光照越少,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光合产物不足而减产。

大豆旺长的鉴定指标及方法:从植株形态结构看,主茎过高,枝叶繁茂,通风透光性差,叶片封行,田间郁蔽;从叶片看,大豆上层叶片肥厚,颜色浓绿,叶片大小接近成人手掌;下部叶片泛黄,开始脱落;从花序看,除主茎上部有少量花序或结荚外,主茎下部及分枝的花序或结荚较少、易脱落,有少量营养株(无花无荚)。

   (二)大豆倒伏的田间表现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遮荫条件下,带状间作自播种后40至50天、带状套作自大豆苗期开始,大豆受玉米遮荫影响逐步显现,容易导致大豆节间过度伸长,株高增加,茎秆强度降低,严重时主茎出现藤蔓化,加重后期倒伏风险,造成机收困难,百粒重降低。苗期发生倒伏的大豆容易感染病虫害,死苗率高,导致基本苗严重不足;后期机械化收获困难,损失率极高。

   (三)常用化控剂及其作用

   生产中常用于大豆控旺防倒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是烯效唑或胺鲜酯。烯效唑具有抑制植株纵向生长、促进横向生长,使植株变矮的作用。一般可降低株高15-20厘米,使大豆分枝增多、茎枝变粗,同时促进茎秆中木质素合成,从而提高抗倒性和防止旺长,还可以提高大豆苗期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胺鲜酯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植株的光合速率,调节植株体内碳氮平衡,提高大豆开花数和结荚数,使结荚饱满。

   (四)用法用量

   生产上使用的烯效唑一般为含量5%可湿性粉剂。烯效唑的使用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拌种。播种前精选种子,按每公斤种子添加16-20毫克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的用量,均匀拌种后及时播种;二是叶面喷施。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每亩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5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大豆上部叶片即可。套作大豆苗期荫蔽较重地块,可提前至2-3个复叶时多喷一次。

   胺鲜酯一般在大豆初花期或结荚期喷施,用浓度为60毫克/升的98%的胺鲜酯可湿性粉剂,每亩喷施30-40千克。胺鲜酯遇碱易分解,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

   三、注意事项

   (一)化控剂选择一种即可。不能多种化控剂混用、重复用。

   (二)要掌握合适的药剂浓度。严格按照推荐用量和药剂说明书的浓度使用,浓度过大、用量过多会造成药害。

   (三)要视长势在化控的最佳时期用药。要根据玉米、大豆的田间长势,选用合适的化控剂适时控旺。药液现配现用,均匀喷洒于植株上部叶片,不重喷、不漏喷。生长较弱的植株、矮株不能喷。晴天下午4点后喷药效果较好,喷后6小时若遇雨应酌情减量再喷1次。如遇刮风天气,应顺风施药,并戴上口罩,喷药后要立即用肥皂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