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属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蔓生植物,以肉质根状块茎、零余子为主要利用产品,是药食同源、粮菜药兼用的优质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山药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根腐病、褐斑病、枯萎病、褐腐病、斑枯病和病毒病等12余种。本期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炭疽病及其防治方法。
病害症状
炭疽病是山药一种主要病害,会造成山药连片落叶甚至枯死,并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品质。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叶柄及茎部。通常是下部叶片先发病,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凹陷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褐色至黑褐色,中部颜色较边缘浅,灰褐色至灰白色,稍凹陷,有时可出现不规则的同心轮纹,在一些品种上还可沿叶脉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的坏死线,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病斑可相互连结成片,湿度大时叶片正面有橘红色黏质小点;叶柄上的病斑初为暗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长条形斑,褐色至黑褐色,多发生在叶柄与叶片或叶柄与茎蔓的交界处,极易造成大量落叶;茎部的病斑,初为暗绿色小点,后沿茎的纵轴方向逐渐扩大为棱形或长形黑褐色病斑,病部明显凹陷,边缘褐色至黑褐色,中部颜色较浅,病斑环绕茎部后可导致病部以上的枝蔓枯死。
山药炭疽病叶部症状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汉中地区主要山药品种有红庙山药1号、日本长芋、九斤黄、山东红皮和镇巴、留坝等地方品种。
2.选择适宜的栽培地。应选择土质疏松,地势高,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好,光照充足,土质上下均匀的轻沙质土种植。
3.合理轮作。重病田应实行轮作,一般隔3年轮作1次,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4.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山药施肥应以基肥为主,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并配以适量的铁、锌等微肥。
5.山药出苗前插好支架,采用高支架管理,合理密植,枝叶合理分布,保证通风透光,改善田间小气候。
6.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拔掉病株;秋后及时清洁田园,把并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化学防治:
播种前将山药种切块,用40%福尔马林80倍液浸种20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置阴凉处晾干后播种。
生长期喷药重在防治,防治山药炭疽病关键是要抓“早”,如用药偏晚,控病效果将会显著下降(特别是急性型叶部染病)。第1次用药一定要在山药甩秧上架后、发病前施用。第1次药后的用药间隔期应灵活掌握,持续干旱时可间隔15d左右,遇雨或连续3天以上大雾可缩短至5~7d,全季一般需喷药5~7次。发病前和生长前期用80%新万生1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进行保护。发病初期和生长后期选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25%咪鲜胺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1000~1500倍液。以上药剂轮换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上一条: 大豆花期前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下一条: 中药材应对高温暴雨生产技术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