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我市草莓产业技术指导有关要求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基层农技员技术服务水平,助推我市乡村产业振兴。4月23日至28日,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在杨凌组织举办了全市基层农技员综合素质提升(2)班培训。
开班仪式
理论授课:开班仪式后,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王征兵教授为学员讲授了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典型模式,分析了国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探索适合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供借鉴和启示。
为创新培训方式和提升培训效果,结合产业技术需求,培训班还将理论培训的课堂搬到了实践教学基地。在杨凌区新集村的葡萄种植基地,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张朝红教授为学员们讲授了葡萄避雨栽培、树形设计、果穗管理、科学施肥等系列关键技术;在杨凌智慧农业园的多功能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冯嘉玥教授从草莓品种与育种、栽植过程、病害防治等方面专程为学员详细讲解了草莓育种及种植相关技术知识,参训学员积极交流互动,现场学习气氛热烈。
冯嘉玥教授理论授课
实践教学:开展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开阔学员眼界和拓展思维理念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次培训班增加了实践教学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占比,从而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
第一站:杨凌龙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草莓新品种的引进、研发、示范、推广,形成了草莓种质资源保存、生物技术、脱毒组培、工厂化育苗、精深加工、冷链冷藏等全产业链条,学员们认真聆听了公司负责人对草莓种质资源保护及品种研发相关知识讲解。
第二站:杨凌区新集村大力推进葡萄避雨棚、水肥设施工程建设,避雨棚的建成极大提升了葡萄的品质。高质量的葡萄引来西安、宝鸡等地的客商前来收购葡萄,棚内外一个个忙碌的果农身影绘织着一幅产业兴旺的“新集画卷”。
第三站:宁渠村是眉县猕猴桃的最佳优生区和核心生产区,猕猴桃面积达到30.2万亩,年产值60亿元。该村党组织站在乡村治理的“舞台中央”,努力锻造胜任乡村全面振兴的高素质“领头人”队伍,激发各方面人才踊跃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逐步形成以党建“合力”持续释放乡村振兴“活力”。
第四站:礼泉县袁家村是陕西省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之一,该村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逐步探索出一条实现乡村旅游业持久性发展的成功道路,探索出一条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成功道路,探索出一条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实现一二三产业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成功道路,探索出一条实现农村文明的成功道路。
第五站: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通过集成国内外先进的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打造设施农业集成商和完全方案的提供者,形成可复制的“杨凌农科”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经营推广模式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第六站:凤翔区槐北村宝鸡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猪养殖、设施农业种植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业科技研发及技术培训为主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该公司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有效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改变农村用能结构、形成农村能源多能互补模式,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杨凌草莓育种育苗基地
眉县猕猴桃种植基地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解决基层农技员综合能力不足问题,就要多走出去学习交流和观摩,学习先进典型和发展理念,努力打造过硬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服务我市乡村产业振兴。
中心副主任吴小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来自我市各县区6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上一条: 陕西省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到汉中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