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新闻动态
跨越秦岭话友谊 欢聚一堂谋发展
发布日期:2023-06-25 08:48:30 来源:勉县农业农村局 汤文钊 点击次数:0

   为高质量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着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乡村人才队伍,进一步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提质增效,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6月15日至17日,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带领全市50余名农广教师、高素质农民代表前往宝鸡考察学习,并开展座谈交流。

微信图片_20230625085855

   培训班学员本着对照先进找差距、立足自身谋发展的诚恳态度,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先后参观了千阳县海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闫家村,凤翔区大葱种植基地、陈仓区绿丰源现代农业园区、实惠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凤翔区和眉县农广校学习现代农业示范、新农村建设、田间学校建立、产业链条拓展、社会化服务、农民培育革新等先进理念,学员们真听、真看、真感悟,“空杯”而来,满载而归。

 

   座谈会上,两市农广教师就产业发展新业态、高素质农民培育新模式及工作方法新思考等进行交流讨论,宣传推介了汉中地理环境、物产资源以及茶、菌、药、米、油、畜、果、渔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对以宝鸡农广校、村集体经济组织、科技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互为补充的“五位一体”,以党委政府、涉农部门、农广校、乡镇的四级联动“126”模式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模式进行深入交流,取长补短,互学互鉴。

   通过此次交流学习,拉进了两市农广系统联系,通过经验共享,发挥各自优势,对于共同探索高素质培育工作发展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培训学员纷纷表示,在后续的工作中,将立足实际,持续在平台搭建上下功夫,深度落实田间学校建设、拓展延伸手机学校使用,做到培育的高素质农民离校不离训;将灵活培育方式,把培育工作融入到产业链中,瞄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拓展培训深度广度,培育能干、能销、能管、能讲、能写、能宣的“六能”型素质人才;将加强宣传力度,挖掘能人、树立典型,把做得好、有成效的高素质农民纳入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