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新闻动态
喜报!中心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汉玉11”成功转让
发布日期:2024-12-31 14:33:09 来源:旱作与杂粮研究室 张增川 点击次数:0

   12月27日,中心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汉玉11”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福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订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合同。

微信图片_20241231143516

   “汉玉11”是中心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结合国家政策和形势选育的新一代多抗、中穗耐密型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综合产量高、抗性好、耐密植、后期活杆成熟,是目前国家推广耐密多抗技术的理想品种,多年试验显示,该品种单作陕南最佳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也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的理想配套品种。

品种简介

   幼苗子叶层椭圆形,叶鞘紫红色、叶缘浅红色、叶片深绿色、叶片较宽且上挺,苗期生长整齐。株高265—280厘米,穗位高105—110厘米,全株叶片数19片,叶色深绿、株型紧凑,雄穗分枝13个左右,护颖红色、花药黄色,花粉量大,雌穗花丝粉红色,苞叶长度适中。果穗筒形,穗轴红色。果穗结实长20—22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数14—18行。籽粒黄色、马齿形,百粒重33.4克。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18天。经鉴定:抗纹枯病、穗腐病、青枯病和南方锈病,抗灰斑病和小斑病。经检测:容重750g/L,粗蛋白质(干基)9.95%,粗脂肪(干基)4.62%,粗淀粉(干基)72.55%。

栽培要点

   该品种适宜在陕南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区种植,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即4月中旬左右播种。单作每亩最佳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根据地力条件施足底肥,后期根据长势情况可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追施尿素。

   近年来,中心玉米课题组根据生产需要,结合生态环境变化,通过引进材料、跨群体材料组配改良、二环系选育、孤雌生殖诱导、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多种手段,创造了一批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性优良的玉米自交系,组合测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已有综合性状较好的新组合涌现,后期将通过各种渠道审定推向市场,为汉中及陕南的玉米生产贡献中心的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