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我市平均气温3.0℃,较常年同期偏低0.5℃;月平均降水量1.0mm,较常年同期偏少九成;中下旬低温霜冻天气明显。据气象部门预报,2025年1月,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0.5℃,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0至一成。技术人员日前调查中发现,当前部分土壤瘠薄田块、丘陵坡地、砂壤土田块有轻微旱情发生,长势过旺的小麦田块出现冻害的风险进一步增加。为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特提出《小麦干旱冻害应对技术指导意见》,希望各县区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扎实做好灾害预防和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工作,做到因地制宜、看苗施策,狠抓技术落实,为来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及时冬灌追肥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及时进行冬灌,结合冬灌亩追施尿素5—10公斤。其中对壮苗麦田亩追施尿素5—8公斤,肥力高、基础好的取下限,地力差、苗数稍显不足的取上限。对群体偏小、长势较差、施肥不足、地力差的麦田,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8—10公斤;对旺长麦田只进行冬灌,不再施肥,降低后期倒伏风险;浇灌量以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切忌大水漫灌。
二、喷施生长调节剂
为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可喷施苄氨·烷醇(能促进细胞分裂,有效抑制叶片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小麦结实率,增强抗寒、抗旱能力、增加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吨田宝(针对土壤干旱地区、水浇地冬小麦地区越冬期冻害的发生及拔节期倒春寒等因素导致的小麦产量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麦的叶面积系数,并进一步提升麦穗数与穗粒数,明显提高小麦干物质重及产量)、磷酸二氢钾(能迅速被作物吸收,有效增强作物的抗旱性和抗逆性)等生长调节剂,可以帮助小麦更好地应对干旱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预防冻害
一是加强肥水管理。可叶面喷施赤霉素、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恢复生长,预防冻害发生。对于麦苗基部叶片变黄、叶尖枯萎的干旱麦田,应及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致死;对于主茎幼穗已受冻的,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8—10公斤。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蓄水提温。早春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提高分蘖抽穗率。
四、做好条锈病防治
对小麦条锈病,要做好监测,认真落实好“带药侦查、打点保面”,一经发现条锈病后,对发病点进行喷药防治并立即封锁菌源,防止扩散。
上一条: 喜报!中心3名科技人员入选……
下一条: 油菜干旱冻害应对技术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