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2日至23日,陕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推进会在宝鸡岐山县召开。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胜宝,体系岗位专家、经济作物研究室高级农艺师刘勇和体系团队协作专家、园艺站高级农艺师张建平参加了会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任步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化药学院书记王进义,省园艺站站长安凯春、副站长孙越赟、特产科科长宋金枝,体系专家、团队协作人员宝鸡市农业局、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岐山县有关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
23日上午,参会人员观摩了宝鸡康泽园农业专业化合作社丹参、黄芩规范化种植基地和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江中药材试验站。下午召开了体系工作推进会,会前,省园艺站副站长孙越赟和王渭玲教授讨论安排了《陕西道地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编写工作。
会议由首席专家王胜宝主持,首席专家王渭玲总结了省中药材体系成立一年来的工作,她指出,中药材体系成立以来深入开展产业调研,通过调研明晰了我省中药材种植布局,提出了陕南、关中、陕北三个生态区适宜种植的中药材种类,体系还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注重科研,通过制订技术标准和开发新产品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体系还积极对接国家中药材体系,开展技术交流。她提出下一步省中药材体系将按照“有序、安全、有效”的原则,推进陕西中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继续深入调研、优化我省中药材生产布局,明晰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技术攻关,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全产业链控制使中药材产品符合三无一全要求,加强非药用部位开发示范”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带领与会人员学习了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做出的多次重要指示精神。建议体系将中药材种源、种子种茎研究放到重要位置,充分围绕我省道地中药材,研究具陕西风土的道地中药材配套栽培技术,充分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构建陕西道地中药材生产质量标准,推进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道地中药材发展规划,推动陕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任步学讲话指出中药材是“小产业、大市场、好前景”,陕西发展中药材产业优势明显。他要求体系做好产业规划、制订技术规范,指导种出一批好药材,培育、保护好一批优良种源、种苗,带好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中药材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讲好中药材故事、开发一批中兽药,实现中药材跨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