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汉水连秦楚,两省粮人共此心。湖北的稻田里,正生长着汉中大米产业的未来答案。
7月8日至10日,陕西省汉中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市大米产业协会联合组织考察团,一行7人跨越秦岭汉水,深入江汉平原核心产区。在陕西省粮食行业协会协调下,考察团先后走进荆楚粮油展示中心、湖北农展中心,实地调研湖北庄品健集团、湖北大自然米业公司。
在湖北庄品健集团,代表团参观了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及机器人作业等。“企业收优粮,农民卖好价。”总经理吴志雄在交流时强调,庄品健通过 “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覆盖45万亩稻田。作为“江汉大米”首批十大核心企业,庄品健借力省域公用品牌实现价值跃升,集团年销售额达15亿元。
在大自然米业,随州香稻种粮一体数字化育秧基地的科技感令人印象深刻——24条全自动化育秧流水线、物联网温控系统保障6000余亩稻田用苗,智能农机依托北斗导航实现全流程精准作业,而“神农码”平台更让“随州香稻”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清晰可见,展现了数字农业随州模式的硬核实力。通过这次考察,代表团深刻认识到数字化在农业领域的强大赋能作用,也看到了随州香稻产业在数字化助力下的广阔发展前景。
10日的座谈会上,汉中代表团以“江汉潮生,籼稻千畦连楚月;秦巴雨润,贡米一瓯共汉风”的书法卷轴传递合作诚意。墨香萦绕间,两省粮人共商协作大计。会上,湖北省粮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三才、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常宪辉、协会副秘书长张玲、湖北省水稻协会副秘书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粮作所副研究员)徐华山、江汉大米数字公司副总经理葛健等专家,就协会和专班运营、政策扶持、品牌培育和建设、功能米的开发、品种筛选、标准制定、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为汉中大米产业发展问诊把脉,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案。
考察结束后,汉中市大米产业协会会长黄礼明表示:“同饮一江水,共兴粮安业”。本次考察学习收获满满,明确了汉中大米产业发展的五大方向。一条联结秦楚、跨越山水的稻米产业走廊,正随此次考察的丰硕成果徐徐铺展,为两地粮食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条: 高温晴热水稻田间管理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