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农技推广
【学党史、学讲话、开新局】大调研 食用菌产业大调研,助力生态农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1-09-01 08:55:09 来源:简红忠、万恩梅 点击次数:0

   围绕食用菌产业大调研,落实全国农技中心大球盖菇生态栽培技术推广,8月25日,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副主任、市第一批“人才池”专家简红忠与农技站站长、“人才池”专家张万春到西乡调研指导大球盖菇产业发展。

图片 1

   在西乡金西生物科技公司、西乡子午农业有限公司调研了解了大球盖菇栽培方式、基料配比、产品加工与销售情况。

图片 3

   种植大球盖菇不仅能促进菇农增收,还能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是实现藏粮于地的高效配套措施,被全国农技中心列为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的生力军,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示范推广。汉中种植大球盖菇已10余年,目前,已形成菌种生产、技术推广、菌菇收购、鲜品销售、盐渍出口、干品加工等模式的全产业链,种植大球盖菇亩需农作物秸秆8000kg左右,产鲜菇2500~4000kg,市场鲜品价格6元/kg,亩纯收益4000元以上。解决了秸秆禁烧,秸秆留田虫卵、病菌滋生问题,秸秆肥料化利用提升土壤有机质等问题,是绿色、生态、循环和可持续的农业种植模式。

 

图片 2(1)

   大球盖菇种植在每年秋季水稻收获后的冬闲田以生料或半发酵料露地栽培为主。水稻收获稻草晒干后就播种较好,至来年插秧时收获结束。当前,播种时间可由最初的10月中旬~11月中旬提早到8月下旬,45天左右出菇,抢国庆中秋“双节”早上市。

   大球盖菇栽培配方以①稻草70%、玉米秸秆20%、稻壳10%;②稻壳75%、木屑20%、麦麸5%;③稻草40%+菌渣40%+稻壳或玉米芯20%;④菌渣65%+玉米秸秆或麦麸20%+玉米芯15%等多辅料配比为主,实际栽培中可根据材料供应灵活安排。

大球盖菇生长所需环境条件要求:菌丝生长温度5~34℃,最适温度12~25℃;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温度4~30℃,最适温度14~25℃,低于4℃和高于30℃子实体难以形成和生长。菌丝生长培养基含水量为65%~75%,子实体生长发育培养基含水量要达到75%~80%,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大球盖菇是好气性菌类,新鲜的空气可以促进发菌和子实体生长,出菇期间通气不良,菇柄伸长,菇质下降。菌丝生长期间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生长时供给100~500勒克斯散射光,可促进子实体健壮,提高质量。在实际栽培中,菇场以三分阳七分阴为宜。大球盖菇适应于微酸性环境,以pH值5~7为宜。在偏碱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缓慢。大球盖菇菌丝发满后需要覆土,不覆土则少出菇甚至不出菇。覆土以沙土为宜,土壤适宜的pH值为5.5~6.5。

   大球盖菇从出菇至采收约5~7天,整个生长期可采3~4潮菇,一般第二潮产量最高。每潮相隔约15~25天。当子实体菌膜尚未破裂或刚破时采收为宜。最迟在菌盖内卷,菌褶呈灰白时采收,不要采收过迟,否则菌褶会变成黑色,其商品价值锐减。采收时可用拇指、食指、中指抓住菇体,轻轻扭转,再向上拔起。注意不要伤及周围小菇蕾,采过菇后菌床上留下的洞口要及时补平,清除留在床上的残菇,以免腐烂后招引害虫和杂菌滋生。采收后,除去菇脚的泥土即可上市鲜销,也可切片烘干制成干菇或者进行盐渍,制成盐渍菇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