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访问: 农技推广
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22-02-21 09:25:00 来源:农技推广站 史莉娜 点击次数:0

   当前正是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节,为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春季农业生产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的技术优势,强化技术支撑服务保障,扎实推进小麦、油菜抗灾强管百日行动,针对我市当前小麦油菜苗情,分别提出以下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一、油菜春季田管技术

   1、清理三沟:油菜(尤其是稻茬油菜)往往因雨水偏多,土壤湿度大,气温较低,导致土壤缺氧、容易产生渍害,造成烂根、黄叶、落蕾、死蕾,并且容易发生倒伏,影响油菜的产量及品质。因此要及时清沟排渍,保持三沟畅通,预防渍害、病害发生。前期开沟不规范、排水不畅的田块要及早清沟,对未开沟的田块补开“三沟”,提高排涝降渍能力。

   2、看苗分类施肥:油菜对氮、钾肥需求量大,对磷、硼肥敏感,在生产上宜早施苔肥。施肥要因地、因苗制宜,以掌握早发稳长,不早衰、不贪青晚熟为原则。对前期未施硼肥的油菜田亩用200—250克硼肥兑水40公斤喷施;对生长不良、叶片少、长势明显较差的田块可追施苔肥,一般亩用尿素5-8公斤趁墒施肥。对于早发旺长的田块适当少施、推迟施肥或不施蕾薹肥,避免后期倒伏和贪青晚熟。对未施基肥或基肥用量不足、播期偏迟的,也没有追施腊肥的油菜田,应根据苗情提前追施蕾薹肥,适当增加30%-40%追肥量;对植株发生明显缺磷症状、呈紫红色的田块每亩增施5-8公斤复合肥促进生长转化。有条件的地方可每亩施用人畜粪或腐熟有机肥600-1000公斤,或撒施草木灰和浇施粪水。

   3、中耕培土防倒伏:在劳力允许的情况下及时中耕除草培土,疏松土壤切断杂草根系,达到增温、保墒、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培土高度一般以第一片叶基部为宜,培至油菜根茎部,特别对整地质量差、土块大的吊根苗,要及时中耕培实土壤以利保墒,促进根系生长预防倒伏。

   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对于杂草较重、苗势较弱的田块应及时进行人工除草,或在早春(2月底,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选用精喹草禾灵、草除灵等药剂进行化学除草;菜青虫发生较重的田块,可选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等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在油菜初花期选用50%速克灵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油菜菌核病,隔7天再防一次;在油菜盛花末期及时摘除植株三分之二高度以下的所有叶片并带到田外处理。人工拔除杂草,增加田间通透性,切断侵染途径,减轻病害发生。

   5、发生冻害及时补救:近期我市大部分地区均有降雨或降雪,平均气温下降4—6℃,山区最低温度在-4℃~2℃,早苔油菜或发生轻微冻害,要及时清除呈明显水渍状的冻伤叶片,防止冻伤累及整个植株;对受冻害的油菜薹茎要抢晴天摘除,以促进基部分枝生长,弥补冻害损失;对冻害发生田块,每亩撒施尿素5-8公斤,也可以选择硼肥5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50公斤,并加入适量多菌灵混合均匀后喷雾,此法可恢复油菜长势,预防菌核病的发生并促进分枝生长。

   二、小麦春季田管技术

   1、及早少量追肥,促进弱苗生长。对群体不足30万的麦田,或受旱麦田及早少量追肥,也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追施。未进行冬灌的田块可结合春灌追肥,促进小麦生长。

   2、清理“三沟”,防止小麦渍害发生。及时疏通沟系,清沟排湿降低田间湿度。重点做好田间排水沟的清理。

   3、及时化除。对没有开展冬前化除的田块要及时化除。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9点至下午4点进行化学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15%炔草醋可湿性粉剂、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7.5%啶磺草胺防治黑麦草、看麦娘、硬草、蔺草、棒头草等主要禾本科杂草;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0%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防治猪殃殃、播娘篙、藜、荠菜等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可选用33%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呋草酮悬浮剂、75%磺酰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避免发生药害。

   4、预防“倒春寒”。汉中地区春季多发“倒春寒”现象,农作物常因此遭受冻害。可在现阶段喷施芸苔素内脂、氨基寡糖素、磷酸二氢钾等,增强抵御低温能力,提高小麦成穗率。针对近期的降雪天气,如有发生轻微冻害的田块,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200克;对于受冻程度较重的田块,可每亩喷施1%-2%的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以促进受冻麦苗恢复生长。

   5、病虫害防治。加强小麦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监测预报实行精准防控。早春及孕穗期要及时防治条锈病,每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20ml,兑水30公斤进行喷防;加强对蚜虫等虫害发生发展的监测,对出现麦蚜等危害的田块,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