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麦品种抗性、田间菌源量和气象条件综合分析, 预计全市小麦赤霉病中等发生,生育期偏迟品种偏重发生。
1、田间稻桩带菌率、子囊壳成熟指数整体较常年偏低,勉县较常年同期值偏高。根据冬前调查全市小麦赤霉病平均标准玉米(或水稻)残秆密度5075丛/亩,较常年值3304.9丛/亩偏高53.56% ,田间稻茬平均带菌丛率19.3%,较常年值15.58%偏高23.88%。勉县4月1日调查,稻桩带菌率68%,较常年同期降低5.3%,镜检子囊壳成熟指数18,较常年同期降低333.95%,较去年同比增高252.94%。据城固县小麦拔节期田间稻茬子囊壳调查,赤霉病平均带菌丛率15.4%,室内镜检,子囊壳成熟指数17.8,均低于常年平均值。汉台区据3月28日调查,麦田稻茬带菌丛率28%,比去年同期低2个百分点;子囊壳成熟度指数12,比去年同期低47.83%。洋县近期田间调查,田间稻茬残留量2984.6丛/亩,田间稻茬带菌丛率20.58%,分别较去年增加2.83%6.63%。玉米茬小麦平均带菌玉米残杆量1.07节/㎡,较去年增加3.88%。
2、气象条件对该病发生较为有利。目前我市部分小麦已进入破口抽穗期,天气预报4月降雨汉中北部40~60毫 米,汉中南部60~90毫米,较常年偏多0~1成,预计2022年春季第一场透雨将在4月下旬,较常年平均出现日期(4月12日)偏晚,月平均气温14~18℃,与常年同期比较偏高0~1℃。4月11-13日小-中雨,有一次中等偏弱的降温过程,16-17日小雨,有一次中等强度降温过程,气温下降3~5℃,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程度较高。20-21日中-大雨,25-27日小-中雨,5月降雨偏多5%,气温偏高0.6℃,较利于病害的后期发展。
3、小麦品种抗性较差。我市主栽品种为汉麦5号、绵阳31、川麦42、川麦43等,搭配品种为绵阳35、川麦107、 西科麦4号等,多为感病品种,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建议:
1、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原则,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主动用药预防,如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天气,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
2、防治药剂建议亩用 25%氰烯菌酯SC100克/、43%戊唑醇SC30克 、50%多菌灵WP100克、30%戊唑.福美双WP90克、30%戊唑.多菌灵SC120克等进行喷施。穗期若有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混合发生时应实施一喷三防,杀菌剂建议选用戊唑醇、戊唑.多菌灵等。
3、施药器械建议选用无人机、电动喷雾器等进行低容量弥雾和常量喷雾,电动喷雾、手动喷雾器的用水量不得低于30升/亩。
4、为提高防治效果,减缓抗药性产生,两次防治时注意轮换用药。
上一条: 精准快捷省力,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魅力
下一条: 省植保总站来汉督导检查夏粮病虫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