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的田野间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此时正值春耕播种的关键时节。汉中每年春季都会有“倒春寒”现象发生,对水稻育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种子出苗、生长,致使秧苗的生理机能失调和诱发病害,严重的会导致烂秧死苗,既损失良种,又贻误农时。
近日汉中天气晴好,有利于水稻播种、育秧。据气象部门预报,本周汉中会有一次明显降雨、降温及大风天气过程,随着气温下降,在水稻春耕生产上一定要严防 “倒春寒”。
1、“倒春寒”对水稻育秧的危害
“倒春寒”是指在春季出现连续3天以上平均气温低于12℃的降温天气,对水稻播种育秧主要会产生以下危害:
首先,水稻在播种后遇到“倒春寒”会导致种胚活力下降出苗受阻,导致秧苗不能正常扎根出现白化苗等现象,严重时会烂种烂秧;其次,伴随降温降雨天气,可能会造成秧田长时间淹水缺氧,土壤环境中会产生大量还原性有毒物质毒害秧苗,导致烂秧死苗;最后,秧苗受到“倒春寒”危害后,生理机能受碍,生理活性降低。“寒潮”过后天气转晴气温回升,秧苗根系吸水能力较弱、蒸腾消耗较大,易出现生理性失水而引发生理性青枯病,也非常容易被病菌侵染出现立枯病。
(受冻害后水稻死亡症状)
2“倒春寒”的预防措施
(1)适期播种:根据倒春寒发生规律,播种时避开低温阴雨天气。汉中应在4月10日前后,待日均气温稳定12℃以上时,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2)保护性措施:播种后,在秧畦上搭拱覆盖塑料薄膜(如下图),晴天气温较高时及时揭开薄膜通风透气,遇大风降温天气及时盖上薄膜,起到避雨、防寒、保温作用,避免低温危害。
(搭盖薄膜的秧田)
(3)水分调控管理:苗期遇到剧烈降温天气,应立即灌水护苗;若遇到3天以上阴雨低温天气,采取昼排夜灌的方法防低温。低温过后待天气转晴气温回升,秧田要灌深水,防止因生理失水引发第一天青枯第二天黄枯死苗。
(4)病害防治:低温阴雨天气易使秧苗遭受病菌侵染,发生烂种烂秧,出现大量烂秧死苗的时间多为升温后2-3天。因此,要及时施药防病:在秧苗一叶一心用敌克松预防烂秧;秧苗内一旦发生早晨叶尖没有水珠和有零星卷叶死苗时,可用敌克松或甲霜·噁霉灵喷施防治。
上一条: 省植保总站来汉督导检查夏粮病虫防控工作
下一条: 及时发布土壤墒情 抢抓农时春耕春种